记第一次独立投稿随笔
Submission
其实,从赶完 NeurIPS 的投稿之后,我就想着可以记录一下人生中第一次自己独立完成文章的投稿,感觉着实不易,希望能够有一个好的结果吧。然而,因为校内课程、横向项目与之前(抱大腿的)工作的原因,这篇随笔就一直耽搁了,现在趁着期末还不想开始复习赶紧总结一下。
这次投稿的起因可能是上学期期末师兄在组会上讲的一篇关于 Out-of-distribution 检测的文章,导师一时兴起脑补了一个 Idea 给我做。原本想赶着开学的 ICCV 投稿,然而假期里无脑钻研了一番之后发现并没有什么进展,提升的空间也微乎其微,便只好作罢。开学之后,就被导师约谈了,大概意思就是入学快要一年了,都没啥成果,要 GKD 搞快点!于是,我转手就 Push 了一波师兄,获得了一个原始 Idea 就开始硬着头皮搞。
这个原始的 Idea 本质还是换了一个新的问题设定,然后结合一些较新的技术解决新设定下的 OOD 检测问题。从问题设定本身来说没啥问题,可以说是修正了之前工作中问题设定上的一些纰漏。使用的新技术也很给力经过了简单的实验之后,发现效果挺不错的,大概只花了一个半月就从原始 Idea 逐渐得到了在所有 Benchmarks 上效果都不错的完全体算法。
有了一个效果不错的完整算法之后,我就开始了研究生阶段第一次论文撰写。现在回想起来,第一次撰写论文真是非常痛苦且漫长的阶段。如果用进度条来衡量此时我整个投稿的进度,我愿评价为不到 5%。
技术部分。在师兄的建议下,让我先参考若干篇相关文章的写法,完成自己的方法章节的内容。方法章节的撰写挺快就完成了,我花了小半页介绍为啥要使用新技术,然后又用了小半页讲清楚了整体算法整体流程。
实验部分。接下来,我便开始着手完成实验部分,在师兄的建议下,我先把实验部分的表格列了出来,然后着手边做对比实验边往实验表格里面填写内容。这对比实验不做不知道,一做不得了。首先是时间问题,有些对比方法的速度缓慢得不堪入目,虽然还剩了一个多月的时间,已经没有办法把完整规格的对比实验全部跑完一遍了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先尝试优化对比方法,然而还是有些算法过于缓慢,最终我只能砍了一半实验内容。继续实验,我发现某些对比方法的设定不科学,不遵从它不科学的设定会让他的性能很差,没办法只能实现了两个版本的方法供读者参考,这一下又增大了许多工作量。最终跑完所有对比实验之后,我发现还有很多杂七杂八的实验需要做,例如鲁棒性实验、消融实验与一些辅助证明性的实验,实验部分的实际工作量远远超出之前的预期。
摘要与前言。写摘要与前言的时候,我真的是一句话都很难憋出来,一方面是因为英语水平不够高,很难写出让自己满意的句子。另一方面是科研的积累不够深,起笔的时候总担心自己的观点存在错误。这两个部分,我反反复复写了好几遍才完成了初稿。
整体重写。糊完了论文的初稿,我就迫不及待地发给导师看。结果把导师看得怀疑人生,整个文章除了实验部分的图标和数据看上去比较充实之外,其他完全不能看。首先是技术部分太短了,铺垫了太多不是自己提出的新技术,而自己的方法只是简单的操作堆叠,完全没有理由也不能给人启发。摘要与前言因为动笔之前没有整体想好、撰写的时候反反复复好几遍,导致整体逻辑混乱。无奈之下,只能求助于师兄。师兄帮我完整地形式化了问题,升华了方法部分的逻辑,并整体罗列了前言部分的框架。我花了快一周的时间逐字逐句地重写了整篇文章,并按时提交了投稿。
现在回想起来,可以总结的点在于:
1. 研究之初,应当对于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个形式化。由此引出问题的难点与提出的方法,才可以有逻辑地阐述整个问题与方法部分。
2. 科研之初就应当把需要的实验表格罗列出来,边跑边填,等后期写文章的时候在跑一些实验很容易出现意外情况。
3. 论文的重点在于论,技术部分和实验部分只是对于论点的证明,所以行文之初有一个整体逻辑十分重要,才可以写好摘要、前言与总结。
4. 做实验、写文章的时候应该常和师兄与老师交流,这样才不容易最后关头出现岔子。
最后,希望投稿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吧!耶!
Rebuttal
Rebuttal 又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,被 NeurIPS 抽中了一致性实验,所以需要同时面对两组一共 8 个审稿人,两组的结果可以说是一喜一忧。
大部分审稿人还是非常负责的,而且他们的眼睛都是很尖的,在写文章、做实验的过程中,所有偷得懒都被审稿人快速发现了。所以在Rebuttal得过程中,补了一些实验,可以说是还了之前自己挖的坑。然而,还遇到了两个审稿人感觉完全没有看懂写得文章,直接给了很低的分数随便喷了一波文章,让人十分的无语… 总的来说就是,在投稿的时候要尽可能做到最后,而在面对结果的时候可以佛系一点。
另外的体会是,Rebuttal 这一个过程还是非常有用的,特别是 OpenReview 的 Rolling Discussing。和讲道理的审稿人好好讨论、认真Rebuttal,扎实地解决了审稿人的问题,提分还是非常有希望的。这一次Rebuttal,就有两个审稿人给我分别提了1分,还是非常成功的。
最后,希望能够中稿吧!耶!
Results
中了 Poster,这个月好好弄 Camera-Ready 版本,把 Rebuttal 增加的部分都整理到附加材料中去。

原文链接:记第一次独立投稿随笔
WNJXYKの博客 版权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坑神tql!